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旨在提高有关适应气候变化和城市韧性的公众意识;通过分享提高城市韧性解决方案,鼓励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采取有效的气候行动,推动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促进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在近日举办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中外专家共议城市韧性发展之策,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智慧力量。
路径:绿色低碳发展
“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此次活动中,低碳、减碳成为了多位专家学者口中的关键词。
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是城市的必然选择。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全球主席刘健民在视频演讲中提出,源自城市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占据了全球总量的3/4,因此必须对城市现状进行深刻反思,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聚集地,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的高发区域。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城市需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采取创新举措,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中国已进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表示,2035年前后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5%,这意味着还有1.5亿~2亿人要进入城市生活。在这之前的10年~15年是中国的减碳窗口期,要尽快形成绿色技术体系,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避免“高碳锁定”效应。
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既是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城市安全韧性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已经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安全韧性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实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转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开发建设方式,推进绿色建造和绿色建材应用,建设高品质的绿色建筑,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世界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板。
方法:建设韧性城市
气候变化挑战下,我们需要充满韧性的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韧性城市的关键要素是碳中和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表示,建设韧性城市需要有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政策的长远导向,同时整合并拓展海绵城市、公园城市等理念,导入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智慧城市以及文化大都市的系统。
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发展规划体系,统筹城市适应新技术应对新风险的能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介绍,香港通过推动可持续的规划和城市设计,搭建智慧、环保及具有抗御力的综合基建系统,采用交通、土地用途及环境的综合策略规划促进智慧出行来提升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韧性城市的建设中一一得到解决,这在上海市奉贤区的实践中可见一斑。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奉贤新城在建设中把打造韧性城市作为目标和责任,通过打造江南城乡空间的策源地、新江南生活生产的弄潮地和新江南生态肌理的重塑地,让城市的抗压性更强,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百姓更幸福。
刘健民表示,韧性城市建设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城市发展的必选项,随着工作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红利正逐步显现。强有力的地方治理、繁荣的地方经济以及公民健康状况和幸福感提升,这些韧性城市所带来的红利将相互促进并良性循环。
合力:汇聚国际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对人类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同时,气候变化的脚步并未因此而暂停,城市在气候变化中不断受到影响。
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方案司司长拉夫图斯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城市应该抓住疫情后复苏时期所带来的机会,重新考量城市生活,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环境供人们生活与工作。举办世界城市日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至关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国家与城市之间关于应对挑战、寻找解决方案的合作,为全球可持续性城市化寻求出路。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新加坡的探索经验。她提出,气候变化是这一代人和未来几代人面临的共同挑战,世界各国政府需要采取一致行动来扭转局面。同时,缓解气候变化要与社区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想法和力量。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困难,需要国际社会取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把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创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未来,我们将依托世界城市日平台,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人居署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更多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进行总结讲话时说。